我看抄袭
作者:雄卓时间:2025-05-03 21:45:57热度:0
导读:开放的网络,广泛的交流,禁无可禁的抄袭,然让我痛之恶之的,盖非网络盛行的抄袭之风,而是这抄袭的事情,恰恰是由一些大言不惭地标榜着:“网络抄袭现象让自己极其恶心,恨不能撕其皮肉断其筋骨”的道貌岸然的“君
开放的网络,广泛的交流,禁无可禁的抄袭,然让我痛之恶之的,盖非网络盛行的抄袭之风,而是这抄袭的事情,恰恰是由一些大言不惭地标榜着:“网络抄袭现象让自己极其恶心,恨不能撕其皮肉断其筋骨”的道貌岸然的“君子”所为。
最普通的文字,或写山、或赋水,无不来自于作者对自然的感慨;最动情的文字,或吟天,或诵地,无不是作者心底流淌的歌;最动情的心路历程,生活情感,无不是作者最为真挚的内心剖白。曾几何时,这“拿来主义”被抄袭者们用的如此彻底。
任作者书写着,你前脚刚刚放在自己的文集或者博客中,后脚已被人大大方方地拿走,放在了人家的园子里。
网络打击抄袭的行动继续着,抄袭者们乐此不疲地重复着拿来的事业。
姑且,把这种现象叫做欣赏吧。
作者是该万幸的。最最起码,说明你的那些字,还有人欣赏着,是不是也该对拿走你的文字的“君子”们道声谢谢呢?
抄袭,也是有极大的难度的。
首先,抄袭者要熟练地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的巨大功能。抄袭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。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,且窃得心安理得,是必须熟练地掌握这种功能的。可想而知,一个连IE是什么,百度在那里都整不明白的菜鸟,是断然不可能完成如此宏大的工作的。
其次,抄袭者要灵活地分析可以让自己拿来的对象。目标的锁定,想来是不太容易的。虽然不能保证永远不被本主知情,但总得能够维持一个不算太短的时间吧?因此,这被利用的对象,是要尽可能避开那些天天泡在网上、活跃在不同的网站与论坛的超级网虫。几经比对,技术等级较高的抄袭者,大多抄袭二年以前的文章。
第三,抄袭者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。纵观文字的抄袭,方式方法是不同的。有原文照搬,连半个标点符号都不会有误的;有断章删节,加头添尾,让你一时之间不辨真假的;有改头换面,其瓤不换的;有东家切一块,西家剁一刀的;有诗歌改散文,散文拆行成诗歌的,后两者与前几种还是多费了一些心思的,多花了一些功夫的。
其难度种种,尚在总结之中。
抄袭,是要有一种精神的。
这种精神,应该能归结于抄袭最终在阳光下显形之时,是要不怕被作者及众人“痛打落水狗”的。
然而,可恨之处在于那些经常把打击抄袭,仇视抄袭的“君子”们,一面高举利剑,抱定了要还网络文学一个清平盛世的宗旨,一面鼠窃狗偷,持之以恒地在网络的各个区域把别人的成果拿来。
这类人是不怕被痛打的。他们太清楚了,如今的网络打假,还没有一种健全的法制。
投诉者尽管投诉,抄袭者尽管抄袭。
抄袭,是无赖的行为。
单纯把抄袭归结于道德的范畴,是远远不够的。如果只是道德方面的缺陷,我想还是可以纠正的,但对于无赖而言,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道德。
你能和一个无赖讲什么理义廉耻、是非对错吗?就像你不能和裱子说贞节是一样的。
窃国者称之为国贼,把大好的江山从别人的手中窃来,是为了享受那至高无上的尊荣,窃文者在网络上如此横行,是不是内心深处也有一种什么不可为人道的乐趣呢?
喜欢文字的人啊,你要在网络的任何一个平台上留下自己的心路,就不要怕人家拿走,就不要怕自己的孩子冠以他人的姓氏。
拿走怕什么?当真相大白的时候,自然仍是你的。
这就是网络,给你发表的权利,也给你被抄袭的风险。